杨载(1271—1323)元代中期著名诗人,与虞集、范梈、揭傒斯齐名,并称为“元诗四大家”。字仲弘,浦城(今福建浦城县)人。延祐二年进士,授承务郎,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。杨载文名颇大,文章以气为主,诗作含蓄,颇有新的意境。
生平
杨载(1271—1323)字仲宏。县南琉田村(今大窑)人,后徙蒲城,晚年定居杭州。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,父杨潜,南宋诸生。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(1271),幼年丧父,徙居杭州,博涉群书,赵孟頫推崇之。年四十未仕,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,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,与修《武宗实录》。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,兼提控案牍。仁宗延祐二年(1315)复科举,登进士第,受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,迁儒林郎,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。英宗至治三年(1323)卒,年五十三岁。著有《杨仲弘诗》8卷,文已散失。
后代子孙
杨载生子杨遵、杨勲,勲生四子: 长子富文,字化元;次子富武,字化成;三子富国,字化行; 四子富年,字化永。元英宗至治年末,化永仍归杭州。化元、化成、化行率家众一百一十余口,自徽州婺源迁桐城大宥乡(今枞阳县会宫乡)会宫陈庄,垦田三百余亩。化元生三子:福一、福二、福三。
到京师
元代:杨载
城雪初消荠菜生,角门深巷少人行。
柳梢听得黄鹂语,此是春来第一声。
水龙吟 式古堂书画考卷十八
元代:杨载
鸿沟定约东归,又谁遣赤龙回指。青娥舞罢,重瞳饮泣,断肠声里。半壁酸风,两淮寒月,古今兴废。眇乌江满眼,惊涛卷雪,分明总是英雄泪。木末招招舟子,载何人断烟流水。平沙尽处,青山数点,江东千里。长啸风前,无人会我,登临此意。但黄芦古木,夕阳回照,有渔歌起。
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
元代:杨载
老君台上凉如水,坐看冰轮转二更。
大地山河微有影,九天风露寂无声。
蛟龙并起承金榜,鸾凤双飞载玉笙。
不信弱流三万里,此身今夕到蓬瀛。
赠孙思顺
元代:杨载
天涯相遇两相知,对榻清谈玉屑霏。
芳草漫随愁共长,青春不与客同归。
薰风池馆蛙声老,落日帘栊燕子飞。
南浦他年重到日,湖山应识谢玄晖。
春晚喜晴
元代:杨载
积雨俄经月,新晴始见春。
苍苔侵别墅,绿水过比邻。
性僻居宜远,身闲景易亲。
无诗排世累,有酒纵天真。
循圃花粘履,凭阑柳拂巾。
歌呼从稚子,谈笑或嘉宾。
渐喜渔樵狎,仍欣鸟雀驯。
幽情延薄莫,浩思集清晨。
养拙元非病,为文敢自珍。
杜门缘底事,作计懒随人。
暮春游西湖北山
元代:杨载
愁耳偏工著雨声,好怀常恐负山行。
未辞花事骎骎盛,正喜湖光淡淡晴。
倦憩客犹勤访寺,幽栖吾欲厌归城。
绿畴桑麦盘樱笋,因忆离家恰岁更。
次韵韶卿壬寅元日又三日闻游人颇盛之作
元代:杨载
堂堂宵雨过,栗栗晓寒仍。献岁人同得,东郊事复兴。
杜门疑我拙,有句爱君能。且验临阶草,从今日渐增。
寄刘师鲁
元代:杨载
想君游宦处,正值洞庭湖。落日波涛壮,晴天岛屿孤。
舟航通汉沔,风物览衡巫。天下文章弊,非君孰起予。
赠吾子行
元代:杨载
春雨连城阔,春云映户多。长衢方淖泞,小水亦风波。
抱独能如此,思君可若何。便当乘兴去,著屣一相过。
送屠存博
元代:杨载
君往金陵郡,于予亦有闻。海环平野尽,山出大江分。
未召元司马,谁怜郑广文。自今师道立,章荐必纷纷。
渡江寄俞仲连
元代:杨载
舟济大江濆,中流日欲曛。卤翻沙际雪,潮落渡头云。
鲸跃常知候,鸿飞不乱群。颇思论胜概,把酒莫如君。
东阳十题
元代:杨载
只作全生计,唯存半死心。刍荛犹不置,斤斧重相寻。
遂使煁焦釜,谁为爱古琴?有材不足恃,愁绝念知音。
东阳十题 其二 蠹简
元代:杨载
往古韦编在,何年始汗青。蠹虫深卜宅,科斗少成形。
泯灭阽秦火,搜罗出汉廷。斯文天未丧,不敢望全经。
东阳十题 其三 尘镜
元代:杨载
收藏无宝匣,叹息网丝悬。孰使明为暗,如观丑胜妍。
玉台终寂寂,金鹊尚翩翩。政讶开元日,虚将盛事传。